2017年12月23日上午,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廣東當代民辦教育管理研究院吳華院長應北京恒信源教育文化集團的邀請為參加此次??跁h的合作伙伴做了一場精彩的報告,對民辦教育的現狀、民辦教育的新政策及其對教育培訓行業的影響,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前景進行了細致的分析。
報告一開始,吳華教授便以一系列的數據對各級各類民辦學校、民辦機構的數量及增長,民辦學?;驒C構在?;蛟诎嗳藬导霸鲩L情況進行了簡單介紹,并進一步指出民辦教育相對與公辦教育的優勢之處:在發展成效和投入水平方面,民辦教育比公辦教育表現更加出色;民辦教育較公辦教育更有效率,具有更多選擇;民辦教育比公辦教育更加公平。關于教育公平,吳華教授認為,在學校內部,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都有公平問題需要關注;在學校之間,民辦教育不存在普遍的公平問題,公辦教育存在普遍的公平問題(區域、城鄉、校際等);沒有公辦教育,就沒有教育不公平。
接下來,吳華教授主要針對“民辦教育新政”背景下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指出,“民辦教育新政”指的是修訂后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其配套文件構成的國家法律體系和地方政策實踐。盡管“民辦教育新政”的指導思想是分類管理,促進發展,這既為民辦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也提供了手段和路徑。但是通過對“民辦教育新政”的分析,吳華教授認為“新政”面臨以下幾方面的挑戰:正確理解與設計合理的地方“補償獎勵政策”,民辦學校的稅收優惠、收費制度、管理邊界以及資本市場的發展。
對于“民辦教育新政”對教育培訓行業的影響,吳華教授從五個方面進行了概括:(1)管理體制方面應“先證后照”;(2)市場結構方面,未來非學歷培訓服務市場將呈現非常復雜的競爭格局;(3)稅收優惠方面,征收增值稅(稅率3%)、分級征收企業所得稅、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4)價格機制方面,營利性民辦學校的收費標準,實行市場調節,由學校自主決定;(5)辦學行為方面,對民辦學校實行分類管理,民辦學校取得辦學許可證后, 進行法人登記, 登記機關應當依法予以辦理。
最后,吳華教授對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前景做出三個基本判斷:需求和供給都將持續增長;競爭加劇,強勝弱汰;跨界(跨國) 合作,技術與制度創新。在此基礎上,吳華教授認為,在每一個教育層次上,當人們的教育需求滿足了“溫飽”需求以后,理性的公共決策終將選擇優先發展民辦教育,而在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之間的一種更加合理的制度架構應該是:較少的公辦學校,更多的民辦學校,普遍的教育憑證制度。同時,在政策指向方面,吳華教授也給出了自己的判斷,他指出,強化民辦學校信息披露制度將會成為“十三五”期間民辦教育制度建設需要優先考慮的政策主題,并且從長期來看,民辦教育地方政策實踐必將沿著全面深化市場取向的變革方向實現創新發展!
作為民辦教育領域的專家,吳華教授對民辦教育新政的解讀和探討,對未來政策指向的基本判斷,不僅讓有志于在民辦教育領域,尤其是教育培訓行業尋求發展的與會人員非常受用,而且令人備受鼓舞。